▍從觀念藝術到繪畫的轉變
馬里・史鐸(Mari Stoel, 1978, 荷蘭)是一位兼具深刻情感與表現力的藝術家,他的創作旅程從觀念藝術家到全然投身繪畫,展現出一段不斷探索與自我重塑的生命歷程。本次展覽《彷彿若有風》將聚焦於他從自然中汲取靈感的作品,這些畫作中展現了他對線條的深刻鍛鍊與情感的流露。
▍走入自然的藝術旅程
馬里・史鐸在早期是概念藝術領域的佼佼者,以雕塑、攝影和裝置藝術等多元媒介聞名。然而,2005年,他做出了令人意外的決定,將創作的重心完全轉向繪畫。這一轉變背後,是他對純粹藝術形式的追求以及對自然的深刻迷戀。與早期著重於理性結構與荒誕主題的創作不同,他在繪畫中找到了一種更為直觀與感性的表達方式,這既是對自然的致敬,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。
▍從具象到抽象的轉變
史鐸的繪畫風格從具象逐漸過渡到抽象。他善於運用線條來傳遞力量與張力,那些看似隨意的筆觸其實蘊含著深思熟慮的情感表現。在他的作品中,風景不僅是一個視覺符號,更是捕捉自然脈動與精神世界的載體。每一幅畫都像是一段對自然的詩意對話,觀眾可以感受到微風輕拂樹葉的聲響以及陽光灑落的溫度。
▍展現多年的藝術演變
此次展覽特別展出了馬里・史鐸過去二十年間的重要作品,從早期的具象風景畫到近期更為抽象的表現手法,全面展示了他藝術風格的發展與演變。從2005年的《湖邊樹影》到2024年的《庭園中的樹》,這些作品呈現了他如何通過筆觸與色彩重新詮釋風景。在作品《馮德爾公園》(2020)中,他用流動的線條和斑斕的色彩捕捉了荷蘭特有的自然氛圍;而在《樹的光影》(2022)中,他進一步簡化形體,強調色塊與空間的對話。
▍繪畫:回到「源頭」的旅程
對馬里・史鐸而言,繪畫是一場回到「源頭」的旅程。他曾說:「每次畫畫,我都像是在自然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平靜,那是一個沒有概念、只有感知的地方。」這種創作理念深刻地體現在他作品中的情感純度與自然張力中。
▍重新思考自然與生命的連結
《彷彿若有風|馬里・史鐸個展》希望引領觀眾與藝術家一同進入自然的世界,在色彩與線條之間感受生命的律動,並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。這些畫作如同一陣清風,為我們帶來靜謐與力量,提醒我們即便面對生命中的崎嶇,依然可以在最簡單的事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