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的某一天,帕斯卡正要繼續創作他的風景畫,但就在某一瞬間,一股枯燥感排山倒海而來,他心底彷彿有個聲音吶喊著:「畫不下去了!我得做些別的!」
當時,帕斯卡正在試著用摺紙技法做一些雕塑,大多基於三角或六角形,經過精細的計算與折疊;但他並不太喜歡,這種嚴謹的排列組合反而激起他內在對「流動性」的渴望。因此,帕斯卡徑直裁剪畫布,釘在畫框上,雕塑出形狀,然後塗上顏色。他將第一幅作品塗滿一種3D炫彩漆,效果有趣極了!畫家太太看到的第一眼,便皺著眉頭不可置信地大喊:「那是什麼?那是什麼?」然後,畫家又畫了三幅,告訴他太太:「這跟我過去的畫是完全不同的檔次!」畫家想要更多類似的變色漆,於是他們驅車前往三小時車程外的漆店去買顏料,相當昂貴;另外還要買環氧樹脂,這種用於工業地板的化學原料令畫布堅硬如石。
每一幅畫的創作過程都不盡相同。創作最大幅的畫作,有時宛如一場戰爭,有時又如舞蹈;畫家有時需要用上武力來使畫布就範,尤其當他想塑造特定的形狀時,由於尺寸巨大,畫家不可能期待只推在某一點上就獲得預期的效果,而必須前後來回不停地嘗試與確認;若已塗上環氧樹脂,即使是薄薄一層,要再改變也是極為困難的事。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定型。《蝶夢》這三幅,帕斯卡嘗試了非長方形的畫布,直接把畫布釘上畫框,捏塑上數個小時,看看能夠造出什麼形狀來。又如另一幅帶有三個弧形的畫作,帕斯卡一開始已有特定的形狀,那麼形塑就只是尋找最佳角度的過程。
對藝術家而言,這些創作屬於視覺藝術。帕斯卡並不試圖透過這些作品來表達任何理念或哲思;當然,它們是賦有意義的,但藝術家更想創作的是能夠與觀者「和諧共振」的作品,可是此「觀者」又非特定的某一位或某一群人。就像一位廚師,只有在「遺忘」他的食客時,才有可能成為第一流的廚師,專注於廚藝與食材,永遠不去刻意討好。因此,當藝術家創作時,他思索的是:這樣的形狀,應該有怎樣的顏色、要向哪個方向發展……。在創作大型畫作時,帕斯卡某種程度聯想到1950年代的抽象表現主義,但這是他創作當下的思考,如果觀者沒有聯想到,那是無所謂的。又如《道通為一》這組的三幅作品,帕斯卡認為這些白色的形狀彷如某種符號或文字,但如果觀者不覺得,那也沒關係。藝術家不賦予這些作品某種特定的意義或象徵。
畫家的太太楊雅雯是文學博士,專研莊子。她從帕斯卡的畫作中,看到了與莊子殊途同歸的普遍性。每個人讀《莊子》,都能得到不同的人生體悟,一如每個人從不同的光線與角度,也都看到了這些畫的不同色彩與風景;莊子與讀者共鳴,一如這些畫與觀者諧振,他們不僵固於某種特定的意義,就像這些畫試圖帶領觀眾走入一個開闊、豐富,卻又獨屬於自己的私密世界。
由於對傳統繪畫的厭倦,帕斯卡開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藝術之路。這些塑形的畫布、變色的塗料、普遍性的共振,在藝術史上都是別開生面的創舉,它們提供了藝術創作不同的視野。我們有幸相遇,彷如「旦暮遇之」。